備審資料範例

–台大資管系備審分析

講了那麼多篇備審的寫法,今天來實際點的。

備審分析

在這篇文章,我將會用實際的備審資料,來分享我覺得大家可以調整的地方。
特別感謝這位願意提供備審的朋友。


先來交代一下背景,這位朋友申請的是台大資管,沒有字數限制,也無特殊要求。
黑色的地方是避免隱私我加上去的,紅框代表我覺得有點小問題的地方,藍框代表我覺得可以進行修正的地方。
而下方的slide就是該位朋友的備審。

這一篇備審原則上分成六個部分。

  1. 目錄。
  2. 個人簡歷。
  3. 自傳。
  4. 讀書計畫。
  5. 成果作品。
  6. 申請動機。

以下將逐點分析。


1.目錄
滿多人會做目錄跟封面的,但我個人建議不用做
原因在於,上傳備審時是按照大考中心的系統分批上傳,隨後,由系統自行合併。
舉例來說,假使該校系需要你做自傳和申請動機,你必須分別上傳檔案。而後,大考中心會自動在此兩個檔案間鑲入分隔頁。

換言之,你所排好的頁數可能會受到影響。

再者,目錄本意是用在頁數多的情況下,讓人方便檢索資料。
但老實說,備審資料內容說穿了不多,並不需特意加上目錄。

Q:再者,你覺得教授有可能來回看你的備審、細心的檢索嗎?

A:不會的,他能用心地看完一遍就值得敬佩了。』

所以,建議封面、目錄之類的都不用做


2.個人簡歷
這位朋友有做個人簡歷(第3張Slide),可以讓人快速的了解他的情況,非常好。
假使在字數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大家都做一個簡歷

簡歷原則上有表格式和時間軸型

  • 表格式屬於傳統作法
  • 時間軸式比較有設計感

沒有絕對的好壞,擇一即可。
而此同學使用的是後者,大家可以看到我用紅框圈起來幾個部分。
首先是小標題(基本資料),他在下方有鋪一層淡淡的底色,猜測應該是為了和內文做個區別。
但是,他選的顏色偏淡,老實說不是很明顯,可能有老花的教授就完全看不到了XD建議可以換個顏色或換種方式(ex字體改大小)。


3.自傳
先講概觀的東西,你可以發現到他有利用粗體底線來做強調,這樣不錯。
只是我個人會建議少用底線,因為多餘的線段容易成為雜訊,建議用換色方式取代。

接著,我們細看內容。

首先,個人特質
他有為他的特質做個簡單的標題分類,組織性強。
但是,整體看下來可惜的是

我不知道這些特質跟資管系有什麼關聯性。

換言之,沒有給教授一個說服你的理由。

所以我會建議,可以在最下方做個總結

資管系需要的人才需要***特質,綜合上述所說……,資管系是適合我的。

最後,可以看到我下方有藍框

自修教材

我會建議舉凡自修相關的東西盡量具體,比方說看書就把書名寫出來

  • 一是增加說服力
  • 二是提高面試問相關問題的機率

.

再來是家庭背景
這裡的寫法相當『典型』,典型即為,大家寫的都一樣,沒有記憶點。

『無憂無慮』、『多方興趣』、『開明教育』……這類的詞重複率極高。

個人建議這些詞都不要寫,因為幫助不大。

不用每個家族成員都詳細介紹,畢竟

科系要的學生是你,不是你的家人。

挑一兩個最相關的點,然後發揮到極致。
詳細的家庭背景寫法,先前就說過了,這裡就不多提。

.

接下來是社團經歷,扣除我所框的段落外,大體上可用下面這段話總結。

參加了社團->認真練習跳舞->參加比賽->舉辦成發->有個美好的回憶

這樣的寫法沒有任何的問題,我相信實際上的感動也絕對超乎字面上所述。
但,請你想幾個問題

你的感動,50歲以上的教授感受的到嗎?能感同身受嗎? 你的經歷,能讓教授更想錄取你嗎?

這不是一個單純介紹你的資料,而是一個說服別人通過這些來錄取你的資料
以這份資料而言,我個人會特別建議以藍框區發揮。
把這段時間所學習到的東西寫得清楚點,最好再跟科系做結合
舉例而言

管院是一個需要不斷和人接觸的領域,我相信經過社團公關的經歷後,對於與人的待人處事有更為熟練的方式…….這樣的能力相信對於我進入管院是有幫助的。

.

接下來的『資訊與我』、『營隊活動』這兩段寫得滿好的,好的點在於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他跟科系的連結。
框起來的地方是我覺得可以強調的,其他基本上沒什麼缺點。


4.成果作品
這部分他放了一些照片佐證,只是這屬於比較私人的東西,所以我就沒有放上來。


5.讀書計畫
此部分的形式大家都差不多,短程、中程、長程的描述。
當然啦,教授看了那麼多份,也知道這東西參考就好,畢竟有沒有又是另一回事。
唯一的建議是『具體』,比方說聽英語節目,可以把節目名說出來。


6.申請動機
這地方整體而言不錯,稍微可惜的是,資管是資訊跟管理的結合。

在這裡,我只看到對資訊的渴求,看不到對管理的渴望。.

建議最好對管理也描述一下,否則會讓人有一個小小的疑問

為什麼不乾脆直接念資工就好了?

以上,就是這次的備審分析。

最後,假設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對於備審資料、二階面試、108課綱學習歷程準備上有困難的朋友,你可以參考我所錄製的線上課程。於2021年,我和線上課程平台共同推出了一套專門針對申請入學的線上教學影片,影片上有和大家分享各式備審資料的準備技巧、面試的實用答題邏輯及技巧,此外,也邀請了一位醫學系的教授在影片中針對申請入學常見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相較於文字描述來說,線上的教學影片可以把備審資料的製作、面試的準備方式講解得更為深入。這一門課程的連結如後:『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 面試技巧 + 108 課綱學習歷程全攻略』(點選前方藍字即可進入課程瀏覽畫面,內有完整課程大綱及試看影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再參考看看!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或私訊我的IG和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