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筆介紹


好像有不少人好奇醫學系內的生活,所以,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一下醫學系的事情。
在醫學系中,通常會有所謂的共筆。
什麼是共筆呢?
簡單而言,共筆就是一個:
由學生共同製作的筆記。
共筆誕生的理由其實很單純,就是因為醫學系要念的書太多了,如果要把所有科目的厚厚原文書看完真的不太可能,除非你真的超級認真XD然而,如果只聽老師上課有時候又聽不太懂。所以,共同筆記就這樣誕生啦!
流程上大概是這樣的,首先會推選一個人當作組長,由組長來分配每一個組員該負責什麼單元,並且審核組員所交上來的東西有沒有錯。
而組員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被分配到的單元內容弄懂,並且做出一個淺顯易懂的筆記(講義)給大家看,換言之,共筆其實就是分配念書的概念。
這樣的制度看起來很完美,但實際上卻有不少的小問題。
比方說,光是『淺顯易懂』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太一樣了。
- 有些人可能看一張圖就明白的東西。
- 但有些人可能就得花上3頁A4的敘述才會懂。
同學之間還是有所謂的程度落差的,再來,每一個人對於共筆的完整度要求其實都不太一樣。
- 有些人覺得考試夠用就好。
- 有些人卻具有強大的求知慾,不把機制弄懂它就不開心XD
大家對於共筆的期待也具有落差,上述的情況倒也還好,最慘的情況莫過於共筆做錯。
剛剛也提了,共筆是由同學自己製作的,難免的有時會有出錯的情況。如果運氣『好』一點,考試剛好考到那邊,那就兵敗如山倒,大家一起死XD
總體而言,共筆這東西立意還算是良善的啦,就算不是醫學系其實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學習。
只是實施上最好達到以下的共識:
- 做共筆的人程度最好真的差不多。
- 大家彼此之間最好有相同的共識。
- 然後絕對不要放連自己都不確定的東西上去XD
以上就是共筆的介紹啦。
⬇有什麼話想對我說的?下方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