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Q1:網站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進行瀏覽嗎?

本網站採RWD響應式網頁設計,所以用電腦、手機、平板皆可以瀏覽。但是,原則上還是建議使用電腦觀看,電腦版的排版會比較舒適,而且速度也會比較快。

Q2:請問這裡ig的發文有什麼不一樣嗎?

因為ig設計關係,所以文章內容會比較淺顯並且無法標示重點。而網站因為是我自己架的,所以不會有上述問題,然而有鑑於大家的使用者習慣,所以ig還是會作為最即時的發布平台,簡而言之可以做出下列比較。

  • ig:文章較短,不方便真正了解一個觀念,較長的文章無法發布。但有些時效性的文章(如:勵志故事、手寫文……)就只會在ig發布。整體而言,互動性會高很多。
  • 網站:偏功能性文章,過去受限於字數,有很多東西我無法完整表達,然而在自架網站的情況下,我可以一次性的把東西講清楚(如:筆試相關文章、知識類別文章),此外閱讀起來也會比較舒服(會標重點)。整體而言,資訊量清晰,但互動性跟即時性會比較低一些。

Q3:想請教一下你的各種學經歷?

如果你有這個疑問的話,我非常能理解你。畢竟如果沒有一些背景,那感覺可信度也不高。你可以點選後方藍字了解更多關於我的事,我有篩選出一部分自己覺得比較特別的經歷。(了解我更多)

Q4:ig因為平常會滑,所以很容易知道有新文章發布。但,網站的話,要如何知道有發布新內容了呢?

網站的側邊攔位,及最下方欄位我有設一個訂閱功能,你只需要填寫你的email,只要有最新文章,我就會馬上寄信通知你,有沒有很方便XD

Q5:請問藍字紅色的字體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藍色的字代表是連結,紅色的字則是我幫大家標示的重點。

Q6:請問各大分類的主題是什麼呢?

目前文章有五大類:

  • 凡鳥X升學:會分享我自己過去在國中、高中的各大升學經驗,包括讀書技巧、怎麼準備各個科目、申請入學的小撇步……等內容。
  • 凡鳥X醫學:會分享一些醫學知識,盡量用淺白的方式讓完全沒概念的你弄懂。另外,未來如果在醫師國考、從醫的過程中所學習到的相關內容也會放進來。除此之外,偶爾也會分享一些醫學系相關的事。
  • 凡鳥X寫作:會偏向紀錄型的文章,可能會不定期記錄自己周遭的小故事,偶爾如果看到一些特別的冷知識也會放在這裡。
  • 凡鳥X學習:會分享一些經過我消化後的知識(除醫學科目之外),包括投資理財、演講技巧、簡報技巧、網站架設、讀書筆記……等內容。
  • 凡鳥X活動:會把一些過去的活動成果放在這裡,如果有最新的活動資訊也會放在這裡。

另外,有些文章可能會包含不同分類的元素,所以會在不同分類看到同樣的文章。

Q7:請問升學類別的文章有什麼特色嗎?

因為我也不是補習班或學校老師,所以文章重點不會著墨在國高中的課程內容上(那些已經夠多人教你了,可能不需要我XD)因此,文章內容會偏重我自己的心得跟小技巧(如:口訣、答題技巧),不敢說讓你看完馬上變學霸,但或許能給你點幫助,希望能走一個實用的路線

Q8:請問學測、指考的文章主要在講什麼呢?

呈上所述,這裡我比較希望分享的是概念以及老師不會交的小技巧。

  • 學測:介紹國、英、數、自、社的各科準備方法,並且搭配各個題型我的解題技巧。
  • 指考:介紹國、英、數、物、化、生的各科準備方法,並且搭配各個題型我的解題技巧。

PS:因為我的背景是三類組,所以暫時沒有社會科的分享,當然如果有高手願意提供意見我也歡迎XD你可以點選後方藍字聯繫我,我們可以在一同商討適合的方式。(我願意分享社會科準備心得)

Q9:請問升學中的申請入學、其他類別的文章在講什麼呢?

  • 申請入學:這部分可以分成備審、面試、筆試等三個細項,平常很少有人針對這個部分說明,但是在學測名額極大化的情況下,這個部份其實又更重要。
    • 備審資料:會逐一介紹備審各個項目的製作要點,並且搭配一些實際的案例(熱心學長姐提供的備審資料)給大家參考。
    • 面試:會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分享一些我面試的應對方式。同時,目前已蒐集破千名網友的面試考古題、經驗分享,點選後方藍色連結即可進入頁面。(點我進入面試考古題分享)
    • 備審資料:這部份是我未來會比較著重的,筆試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考大學內容的簡單版,然而要在短時間內準備完大一課程根本不可能(原文不易讀課程差距太大),但是目前市面上科普文章有很多,可是這種以目的性出發的資源卻比較少,所以我會試著用高中生能理解的方式,協助各位把高中課程和大學課程進行連結,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當成大學的銜接教材、或大學的課前讀物。最後,幫大家整理以下重點:
      • 內容是大學課程簡單版(高中生能自行看懂),如後面這篇文
      • 適用範圍:大學二階筆試、各項競賽、檢定、大學課前閱讀
      • 希望以定期發布的方式(希望啦XD),讓你平時就能累積實力,就像讀英文雜誌一樣
      • 目前範圍以數理為主,如果你願意和我一起做這件事,可以點選後方連結聯繫我。當然,如果有社會組的朋友也更好。(我願意一起參與這個活動)
  • 其他:撇除其餘三類,和國高中升學相關的皆屬此類。另外,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做一些不同的科系訪談,如果你有興趣提供自己的經驗,歡迎聯絡我。(我願意接受訪談)

Q10:我想提供自己的申請入學經驗、備審資料,請問我該怎麼幫忙呢?

謝謝你的協助,可點選以下連結提供你的資料。

Q11:我想和你洽談演講/合作事宜,要怎麼做呢?

點選後方連結,立即連繫我